中国消费者协会就“加拿大鹅”维权事件发布观点 任何品牌在消费者面前都没有特权 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任震宇)近日,加拿大鹅有关“加拿大鹅”的中国者协消费维权事件持续引发社会关注。面对商标绣错、消费缝线粗糙、维何品面料味道刺鼻等外观可见质量问题,权事权消费者先是布观遭遇“中国大陆店售货品均不得退款”等歧视性“更换条款”,后又因被要求出具质量检测证明而陷入维权僵局。点任都没12月2日,牌消中国消费者协会就此事发布观点称,面前任何品牌在消费者面前都没有特权,有特店大欺客,加拿大鹅必将失去消费者信任、中国者协被市场所抛弃。消费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条规定:“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维何品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权事权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规定,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的格式条款无效。上述经营者对消费者因产品质量问题主张权利设置各类不合理条款门槛,涉嫌违背相关法律规定,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中消协认为,经营者应当守法诚信经营,心怀责任担当,努力为消费者提供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切实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把赢得消费者信赖作为企业发展、品牌长青的首要考量。
尊重消费者权利、保障消费者权益是经营者的应尽义务,它不仅体现在营销条款、协议、承诺、声明中,更应落实到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妥善处理消费者诉求的具体行动中。在这方面,任何企业、任何品牌都没有例外特权。说一套做一套,动辄以大牌自居,摆傲娇、秀优越、搞双标、玩歧视,高高在上,店大欺客,必将失去消费者信任、被市场所抛弃。
放心消费、美好生活是消费者的必然追求,良好消费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创造。中消协呼吁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主动监督,拒绝盲目品牌崇拜和炫耀性、攀比式消费,面对经营者的傲慢与偏见要敢于说不,遇到消费侵权行为要积极依法主张自身合法权益,为营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出一份力,做会消费、善维权、有担当的新时代消费者。
责任编辑:47
相关阅读
- 大排查行动!关于六安市场消费问题
- A股纳入MSCI条件趋成熟 “纳入效应”望渐次显现
- 券商年内公司债发行规模不足千亿元 同比减少77.8%
- 逾50家公司成QFII新宠 流通市值不大注重业绩增长
- 光遇飞翔季第三任务全流程详解 快速通关技巧与关键步骤分享
- 中央结算公司:绿色债券指数市值约2.45万亿
- 纳入MSCI是大势所趋 A股开放有既定节奏
- 再融资审核收紧?传证监会问核并检查保荐工作底稿
- “五一”宁波站计划增开29趟列车!这些方向还能“捡漏”
- “靴子”接连落地 黄金避险又助涨
- 沪指微跌0.02%险守2800点 稀土永磁爆发护盘
- 再遇“魔咒”考验 A股或现结构性热点机会
- 中消协发布《中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状况年度报告(2023)》:新型消费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制度供给仍显不足
- 首月减税红利持续释放 营改增打响“报好税”战役
- 沪指半日涨0.41%鏖战年线 房地产板块再度爆发
- 证监会:上半年处罚88起案件 罚没款25.54亿元
- 首批养老专业本科生毕业,他们的就业形势如何?
- 5月PPI降幅收窄至2.8% 专家:年内个别月份可能“转负为正”
- 证监会:紧抓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
- 证监会:紧抓住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透明度